聊一部新出的国产剧——
《新生》
对这部剧的介绍用两句话就足够了:这是一部信息差犯罪剧;它还是国内比较少见的暴风雪山庄模式。
单凭这两个title,它可以说是让我既期待,又有点害怕。
期待和害怕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暴风雪山庄这种模式,虽然在推理小说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但在国产影视的领域里,实在太少了,不仅数量少,口碑好的更少。
它要求一个封闭的空间,人人自危的氛围,死亡一桩接一桩地发生,神秘的气氛一直维持到最后一刻,要把它写好确实太难了。
我目前能想到的印象最深的一部,还是十五年前的电影《风声》,再之后还有一部《扬名立万》,同样有自己的特色。至于国产剧这一块,几乎想不到可以做对比的片子。
至于这部《新生》,它跟传统的暴风雪山庄比还有些不同,没有一桩一桩的杀人案,只是把开篇的葬礼作为钩子,将观众带入那个封闭诡谲的情境。
当然,仅从它目前更新的前三集来看,悬念、神秘、犯罪这些基本的情绪点还是到位的,节奏也能够抓住我,它值得我们去聊一聊。
正文
对于一部带些悬疑色彩的犯罪剧来说,要想抓住观众的目光,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两点——
紧迫感以及神秘感。至于之后更深层的内容思考,首先都要建立在这两方面完成的基础上。
这句话看似很白痴,但当我们真正去看的时候才会发现,能够完成这些基础层面的,其实少之又少。
这部剧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短,只有十集。因为短,所以可以极致地压缩时间和空间,无论是紧迫感和神秘感,也都会较容易呈现。
它的紧迫感主要是由两方面带来的。
一方面是环境。剧的最开始就把观众带入到故事发生的氛围里,一个远离陆地的孤岛,一场葬礼和宣读遗嘱的仪式,五个人被困在别墅的地下室里围绕一口空棺材分别讲述和葬礼主人的故事。
因为封闭,所以一切的未知感和恐慌感都会被放大,这也是暴风雪山庄这一模式的魅力。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它大悬念嵌套小悬念的结构。
故事有两个最大的悬念:一个是把他们邀请来的葬礼主人费可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费可在信中声称自己已经死亡,但面前的空棺材和神秘的管家昭示着他的生死仍旧是一个谜。
故事的发展方向就是朝着解开这两个谜题进行的,在叙事的过程中它不停地朝观众抛出钩子,用一个谜题的解答去引出新的谜题。
比如何珊被邀请去参加费可和陈佳佳的婚礼,却在进入婚礼现场时被没收手机并严令禁止拍照摄像,为什么?
比如何珊在厕所里听到有人躲在厕所里哭,这个人又是谁?
到后面我们才会渐次知道,这些悬念都是费可所设计的骗局中的一部分,之所以禁止拍照是因为费可伪造自己是高官儿子的身份,尽量保持低调,而且尽可能地不让自己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
但他如何做到了这一步,婚礼现场为何没有留下一丝破绽,这又是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催生出的下一个悬念。
仅从上面的内容我们也能发现,它不同于纯粹的“暴风雪山庄”,因为通篇似乎只有费可一个人生死未知,而这五位客人的责任也并非是找出幕后的凶手。
但它还是完成了第二个点:神秘感。
它的神秘不是来自于幕后的人是谁,而是在询问观众以及剧中的这五个人:费可,到底是谁。
这是它的第一层神秘,它在利用信息差进行故事的编排以及人物的塑造。
比如在陈树发讲述的故事里,费可为了接近陈佳佳,不经意间向其展示自己体贴、善良的形象,讲述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读书的经历,给佳佳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当佳佳的父亲陈树发觉得费可配不上佳佳时,他邀请二人到他高档小区的家中见面,并且在陈树发面前卖弄自己对于茶道和政策的了解,并借由一份内部特供的茶叶让陈树发相信自己的父亲是土矿部管理司的领导。
但到了程浩的故事里,所谓的高档小区其实是他的家,费可只是一个借住在他家的人,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历是他讲给费可的,而茶叶更是在一次饭局上有人求他办事送的礼物。
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都只是一部分,费可就是利用这种信息差周旋在五人之间进行欺诈,而利用信息差进行的一场场骗局就是剧中抛出的最大的钩子,不仅是观众被蒙在鼓中,剧中的五个人同样如此。
五人讲述的过程就是祛除这些信息差的过程,只有将这些信息一点点汇聚,才会一点点剥除费可的谎言,出现他原本的模样,从而像拼图一样拼凑出一个完整真实的费可。
拼图的过程也揭开了它的第二层神秘,不再只去讲人,而是去讲事。
费可是一个骗子,他如何去骗这些人就是最需要讲的事情。
信息差是其中的一种,但剧里还提到了另一种,它探进了人的欲望,也更加接近故事的主题,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进行筛选行骗。
比如他欺骗矿老板陈树发的手段,就是抓住了其作为生意人内心中对当官的认同和恐惧,先是编造了自己父亲的身份——土矿部管理司的一位领导,用这层身份获取陈树发的认同。
接着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身世,最终在下发的政策对陈树发不利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身份和陈树发试图钻空子的欲望让他全权把钱交给自己去打点。
欺骗程浩的过程大同小异,他最开始引诱程浩这个基金副总告诉他哪几支股票会涨的内部消息,但不往里投钱,一方面立起自己谨慎的人设,另一方面抓住程浩的自大心理,让其产生一种不信任自己的愤怒。
紧接着一步步依靠对程浩自大、贪欲以及投机心理的把控,最终骗到了两千万。
当然,无论故事怎么编排,对于这种诈骗犯罪,观众在看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些质疑,真的会那么轻易地相信一个人吗,会那么容易把钱交付给另一个人吗,对闯入生活的陌生人没有戒备心吗?
这确实是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剧中给出了心理学的解释,这些人是费可利用“触点、需求、信任”的原则去故意接触并筛选后留下的一些警惕心要低于自身的欲望的人。
另一方面,这场阴谋的驱动还是在于“人性的弱点”上,借此也弱化了该剧中犯罪计划的一些盲点和不完美。
不仅仅是费可利用了这些人的弱点,反过来看,在这场骗局里,行骗的又何止费可一个人,剩下的五个人就真的是无辜的吗?
这就是剧中的第三层神秘性:直探人性的幽微,所谓拼图拼凑而成的真相,只是一场《罗生门》式的真相,这些人所讲述的事实,其实都只是真相利好自我的一部分。
比如陈树发一开始在得知费可只是一个穷小子时,完全不同意佳佳和费可之间的恋爱,但当他看到了费可的家世有助于自己,在费可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可以投资获利的可能,只是一顿饭的功夫而已,他就转变态度急迫地想要把佳佳嫁出去。
他讲述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自身贪婪的欲望,把佳佳因抑郁而自杀的原因完全归结到费可身上,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彻底的无辜者。
但当他迫不及待要把佳佳嫁给费可后,佳佳是否有一瞬间看清费可的为人进而反对过这场婚姻,那个婚礼现场躲在女厕所哭的人是不是佳佳,陈树发是否为了财富和地位而逼迫佳佳嫁给费可?就像他当时用断绝经济来源来威胁佳佳离开费可一样。
在第二个故事里,程浩又要试图从费可身上获得什么?他真的只是从费可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吗?他在飞机上主动搭话费可的目的是什么?
骗子和无辜者似乎作为一体两面而存在,故事里不止人的好坏,还有骗术的高低。不仅仅是费可选择了他们,他们同时也选择了费可。
当然这只是我根据当前的剧情进行的猜测,而且这些问题在前三集里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只能从现有的细节中窥得蛛丝马迹,但这确实是我希望在这部剧里看到的走向和表达。